乔布斯(电影)

主演: 阿什顿·库彻 德蒙特·莫罗尼 乔什·盖德
地区: 美国 年份: 2013
类型: 剧情 励志
导演: 乔舒亚·迈克尔·斯坦
编剧: 马修·怀特利

介绍乔布斯剧情介绍

  电影乔布斯影评

  “你下半辈子想靠卖糖水度日,还是想和我一起Change the World ?” —— 影片中这句乔氏名言让John Sculley亲自来讲更显得气势十足!

  由于我是Mac和iOS的重度用户,更是Geek + 果粉儿,所以必须给五颗星!

  也许,不了解Apple、不热衷IT的普通观众会觉得这部传说中的片子像"The Social Network"一样乏味无趣。但是,影片真实的再现了乔布斯重返Apple前的那段故事,跟《乔布斯传》中所描述情节的吻合度高达99%。甚至几个主要演员的长相和气质都与当年的原著人物非常相似(乔尼除外)。所以本片更像一部带情节的纪录片。

  唯一不完美的是iPhone和iPad始终未能出现在片子里,这让电影院里的那些不了解Apple发展史的观众们很难找到共鸣,他们不明白为何乔布斯掏出iPod可以让全场掌声雷动?为何乔布斯第一次看到Woz的那堆电脑主板会满眼发光?为何乔布斯在公司内部展示关于Macintosh的《1984》广告片时会让在座同事如此振奋?因为苹果这个品牌之所以在中国有如此之大的名气都是从iPhone开始。在大家眼里,苹果除了可以吃之外,再就是一部能拿来上上网、聊聊微信、打打游戏、装装土豪的触屏手机罢了……

  PS:推荐IT创业者们看看,相信大家可以获得共鸣。

  乔布斯的确改变了这个世界。iPhone只有一个按键的时候全世界都在嘲笑他,结果现在触屏手机成了绝对的主流;iPad刚发布照片的时候被人笑称是4个iPhone绑在一起,毫无创新,结果如今平板电脑的销量都快超过个人电脑,连微软都被逼开始做Surface的Win8平板;每次苹果的新品发布,都总是会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最近的iPhone5s虽然饱受诟病,但在连篇抨击之下,土豪金还是卖断了货。看,就连乔布斯去世两年了,他的影响力依然不减当年,苹果依然继续引领着这个世界的潮流。

  在这样的情形下,想必对乔布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感兴趣的观众不在少数。是天才?魔鬼?还是如曾经和他共事过的人所言,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对他好奇的人这么多,由此而来他的传记书籍也出过不少,只是多数都要在封面注明“本书未获得乔布斯本人授权”;而我们最常见到的,还是他在几次苹果新品发布会上,那黑T恤牛仔裤侃侃而谈的英姿。

  终于,在大银幕上我们见到了乔布斯的传记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导演乔舒亚是个不折不扣的果粉,他对乔布斯的虔诚在影片里随处可见,电影里教主决策果断英勇坚定,是个完美型人格,纵横天下全无敌。影片的故事集中于乔布斯的青年时期,主要讲述他自小被父母遗弃、光脚混迹校园。后受到养父母支持,历尽艰辛在自家车库创业,成立了苹果,接着又在公司办公室政治的角力里,被迫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苹果公司,然后又受命于危难之际,重回苹果公司挽回颓势,完成了他光辉璀璨的前半生传奇。

  想看iPhone是如何被研发出来的观众,想看iPad和macbook是如何推出的观众,看《乔布斯》是会失望的。这部电影没有把他最受关注的近十年展现出来,相反却聚焦于他的成功初期。这样的安排虽然让人不过瘾,但另一方面却可以理解:对于乔布斯的这十年辉煌,已经留下太多的影像资料,数次发布会都有高清视频,也有不少的访谈可以令我们了解这些事情,相反,乔布斯过去的日子却是一个盲区,值得我们探寻,相信这也是电影如此安排的用意。当然,更有理由相信,这是为了影片拍续集留下足够多的空间,毕竟这十年实在是吸引观众,不拍着实浪费。

  由于大卫·芬奇的《社交网络》在三年前问世,两部电影的主角又都是近年来叱咤IT江湖的风云人物,所以《乔布斯》和《社交网络》自然会比人拿来比较。但年轻的乔舒亚·迈克尔·斯坦不是老谋深算的大师大卫·芬奇,《乔布斯》也不是《社交网络》,阿什顿·库彻更不是杰西·艾森伯格。大卫·芬奇压根没想拍一部成功学励志片来告诉大家扎克伯格是如何奋斗成功的,他只是借助facebook去讲述金钱意义上的成功是否是人生真正的成功,为这样的成功,是否真的需要人不择手段这个命题,所以扎克伯格不承认《社交网络》里的主角是他;但我想若乔教主在世,对《乔布斯》则会高贵冷艳的一笑,拍拍乔舒亚的肩膀表示肯定,说不定还会到首映现场做支持。这部电影在尽心尽力的把现实生活里那个呼风唤雨的乔帮主还原到大银幕上,若是想了解小apple发展历史的观众,《乔布斯》是一个不错的窗口。只是对于这位天才般的“绝代暴君”而言,《乔布斯》里的乔布斯也是被美化了的教主,这部电影是他的非一般传记,想看魔鬼一面的乔布斯,恐怕还得再等时日。

展开全文∨

2/2

喜欢看 "介绍乔布斯" 的人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