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渣男”合集,贩卖焦虑,咪蒙附体?

  自电视剧《三十而已》播出后,就话题不断频频上热搜。其中最被诟病的就是剧中三个女人在婚姻和恋爱中遇到的男人,简直是渣男合集,陈养鱼、许放炮、梁海王。

  运用“蒙太奇”的手法,把男人大大小小的“坏”密集的剪辑在一起,造成“密集恐惧”,使部分女性观众对婚姻和爱情产生过度的焦虑。而上一个如此贩卖焦虑的人,叫咪蒙!

  咪蒙的主要受众就是30岁左右主流现代都市女性。

  她的公号频频写出譬如《夏洛特烦恼,男生为何总想搞自己的初恋》,《致***:我凭什么要帮你》,《致low逼:不是我太高调,而是你玻璃心》,《一个出生寒门的状元之死》……

  ▼

  这些文章,标题夸张,内容虚构,放大焦虑,吸引眼球,令其迅速得到了流量和金钱回报。但大量的女性却被这种焦虑洗脑,三观倾斜。

  什么人文关怀,什么道德底线,什么恪守良知,在流量面前被统统抛之脑后!随后,在全网的讨伐和质疑中删文删号道歉,事件才划上一个句号。

  如今的这个《三十而已》,让我又看到咪蒙式内容的影子,看看里面都描述了些什么:

  陈养鱼(陈屿)在婚姻中,一贯表现得有点冷漠。他可以花几个小时去照顾自己的鱼,但和妻子之间却是零交流。

  当吵架的时候,他更直言不讳自己结婚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一个避风港,踏实过日子。

  许放炮(许幻山)家有贤妻,除了为他打点好家里的一切,还能站在老公的身后运筹帷幄助力他的事业。

  可明明就是如此完美的人妻,还是敌不过外面野花的诱惑,许幻山终究出轨了别的女人。

  当脚踏两只船被发现,王漫妮与他摊牌时,他还妄想着王漫妮能够与他的正牌女友一南一北互不干涉。

  有不少的网友就表示,看了《三十而已》之后,真的是结了婚的想离婚,还没结婚的开始变得恐婚了。

  毕竟在现实中,每个女人都害怕受到背叛和伤害。而比起普通的背叛出轨,更让女性感到恐慌的是遇到一个心狠手辣的枕边人。

  最近现实中发生的多起杀妻案,更是让不少的网友表示,比起失去性命,还是一个人单身比较好。

  因此渣男、恐婚,也成为了最近网上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二。而与此同时也有人在知乎上提出了一个问题:《三十而已》是否有点过分贬低男性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女性或许会遇到像陈屿、许幻山、梁正贤这样的男人。但我们要清楚生活不是电视剧,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会如此。

  电视剧主要是为了迎合市场。《三十而已》的受众很明确:即将30岁左右的女性。

  而当下这个年纪的女性,特别是现代都市女性,在生活中面临到的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是:情感和婚姻。

  对此,《三十而已》可以说是狠狠地抓住了三十女性的心理,将她们这个年龄可能会焦虑的问题放大:没有成功的事业、花心劈腿的男友、拥有直男癌的丈夫、出轨小三的丈夫,都集中剪切到了一起,给观众制造了一场性别对立的情感冲突。

  显然效果很明显,观看剧的网友们的情绪被挑动起来了,网上关于剧情的讨论也就越来越多了。《三十而已》也就成功了。

而这一切,都是人为干扰设计的结果。

  过度的迎合市场,放大痛点其实就是贩卖焦虑!

  就像是看完最近发生的多起杀妻案后,越来越多的女性公然表示恐婚,防老公。在事件发生后,有好事者就将此内容变成梗,制造出了诸如:“两吨水警告”、“化粪池了解一下”等段子公然在网上接力传播。

  女性焦虑,男性也“玩”的不亦乐乎。甚至有一些男性网友在平台上称:“自己的老婆落下了每天要拍水表到朋友圈的毛病”。而还有的男性网友则是在跟妻子聊天的时候开玩笑说:“哪一天就把你扔化粪池去”。

  你看,在一件极其恶劣的事情发生后,人们不仅不严肃以待,还将它当作可供玩笑的梗在网络上传播。也许传播的人只是为了一时的好玩,或者是为了吸引别人的眼球获取流量。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正因为有了他们添油加醋的传播,事件背后带来的影响是加倍的。

  中国有句俗话说,众口铄金,三人成虎。指的是谣言或讹传多次被人重复,就能惑乱人心、产生灾祸。在女性恐婚这个话题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有时候很多的焦虑都是我们自己或旁人施加给自己的。

展开全文∨

三十而已

喜欢看 "三十而已" 的人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