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影》(2)


  
  综上所述,《追影》的问题在于“创”的放,与“意”之收的不协调,你找一个点作为戏剧中的幽默段落加以提炼,却不知为何提炼。其能对全片有何效果?难道而只为“笑”果?这种放出去的泛山寨创意,与收到不成比例的无幽默回报对比,可谓莫大的遗憾。
  
  而且说到这里,不要忘了一个问题。这片子最大的看点在于吴镇宇,最大的亮点在谢娜。前者是如何被使用的呢?吴镇宇很无辜的串连起了大量的武打场面和面无表情的耍酷,文戏极少。那片尾被机关撞击的片段令人有些回忆起熟悉的他,比如在《双雄》结尾被狂揍却一脸怪异笑容的反派。而加速催化眼泪的场面,让我们想起《全民超人》结尾史密斯被暴打的煽情。好在吴镇宇依旧可以给人们留下印象。无奈的是,算不算延续了他“只有烂片没有烂角色”的说法呢?
  
  而谢娜出场的段落,之所以开始让片子回到“可看好看”的轨道上,原因首先在于当时的故事进入了古墓机关暗道寻宝,主演必至,故事开始走上正轨,山寨正藏在某处小规模的兴风作浪。再者,在于谢娜这个演员本身的魅力而不是人物的精彩。回顾《大电影2.0之两个傻瓜的荒唐事》中她那些惊喜的表现,你就知道满口方言直来直往的谢娜是可以为影视作品增添亮色的。但问题是,出彩的是谢娜自己,很可能与电影无关。
  
  由此可见,《追影》的演员阵容实则有巨大的潜力。新喜剧的路数也算是对头。但问题却在于过于求新求变的实施过程让全片有些失控的倾向。
  
  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山寨”的使用问题了。
  
  通关全片。我们可以这样说:山寨是把双刃剑!那些模仿明星的配角们不但抢夺了属于主角的稀少片长,也搞死了本就建立在虚构基础上的故事,让整体结构体无完肤摇摇欲坠。请注意:只要是山寨,便有着令观者“跳出戏”的剥离感。这种剥离感也即是脱离戏中故事的感觉是左右摇摆的。如果影片好看,精彩纷呈,那么山寨就是锦上添花的好东西,会一步步的将观者催化至高潮让剥离感被抛掷九霄云外。如果影片整体被山寨打碎,那么对不起。这剥离感不但不会随着影片的进程而消失,反而只能越来越强烈,最终提醒你这种不真实的生硬之时时存在。
  
  当你不相信它,觉得突兀不已又生硬得不行,你凭什么发笑呢?
  
  假设:如果影片可以只是把“任贤齐”“谢霆锋”和“周杰伦”出场的段落作为山寨的精华一次性释放,相信效果一定会强过如今这种全片从始至终的如影随形。山寨是什么?超级模仿秀?剑走偏锋的智慧?还是跟风而开终会凋零的明日黄花?
  
  都不是!它对电影而言,只是治标却绝不治本的一剂春药。当这电影的本身疾患藏身,结构诡异、表演喜忧参半时。它只会让你短时间觉得快感备至,出了影院就好感全无。
  
  它只能看上去很美热闹非凡,本身却成为一道真正的幻影。

2/2

2
展开全文∨

热门资讯

喜欢看 "" 的人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