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林静来说,学校是她最后的乐园。只有在学校里,她才能得到平静,在家中总是充满了愤怒和怨恨。她由于对家的恐惧和厌恶,每天上学都想方设法地在学校多留一阵,她主动承担了班级的扫除任务,学校的校长每天晚上最后离开学校的时候,总会在初升的月光下,看到坐在校园里的林静,她已经把班级的地板拖了三遍拖得干干净净,实在无事可做,便默默地坐在操场上望着月光,这情景每每让校长非常感动,感叹林静真是一个好学生。
于是林静在学校里,得到了她在家里永远别想得到的认可和鼓励,她觉得学校就像是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只要她努力,就会有公平的回报,不像在家里,似乎怎么做结果都是痛苦,怎么做都让她困惑。
有时候,有钱人对某一件事物的爱好,叫做向往,而穷孩子对于某一件事物的喜爱,则称为可怜的命运。虽然,往往穷孩子对它的爱比有钱人要深得多。林静便爱上了音乐——这个她完全不该爱上的东西。
林静是日复一日地学校留守中,发现了音乐教室里的琴,她第一次触摸到琴的时候,就几乎把灵魂交给了它。音乐老师惊奇地发现了林静对于琴的天赋,她允许林静可以留下来练琴,然而时间还是太不够了,音乐老师有时会感叹,如果林静能有一把自己的琴,能有一个好老师家,或许她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音乐家。
林静对琴的爱越来越炽烈,因为在琴里,她终于找到了一个彻底离开了自己家的世界,那是属于自己的世界,她可以尽情地在琴的世界里描绘蓝天白云、静花淡草,那是一个完全没有幺婶的世界。她每天走的时候,都会用很软很干净的布,将每一个琴键都擦得一尘不染,像对待一只刚出生的小猫一样温柔地将琴合上。音乐老师把这些看在眼里,她决定,要尽自己的努力让这个有天赋的学生有达成梦想的机会。
于是,音乐老师想出了也只能想出这一个办法,和林静的父母联系。
林静有一天正在弹琴时,突然发现了在她的身后出现了幺婶的脸,她顿时停住了,音乐老师热情地鼓励她,让她好好弹一首给母亲听,让幺婶发现林静的天赋。而林静说什么都拒绝再弹,因为她的琴里是没有母亲的,有了幺婶在,她琴中的世界就不对了,不一样了。
幺婶也没说什么,她问把她请来的老师,想让她做什么?音乐老师希望幺婶能给林静买一把琴。幺婶问多少钱?买这个东西干什么?弹这个东西有什么用?音乐老师无语了,她突然发现,对于幺婶这个现实世界的人,她和林静的理想,是解释不通的,并显得无力而可笑。
但是,林静并不知道,幺婶的心里其实已经被震撼了,在她没发现幺婶出现的时候,幺婶静静地听了她弹了一段。幺婶没想到,自己的孩子还能有这种本事,这让她震惊,心里说不上高兴,甚至有些惶恐,或言受宠若惊。 剧情吧诚聘原创剧情写手